您好,欢迎来到 淘种网! 去首页
查看全部
    0 已选0
    0

    我的积分

    0

    优惠券

    已领取的优惠券

    我们该如何打赢种业“翻身仗”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如何推动种业创新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日前,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种业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当前,我国种业发展情况如何?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万建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表明在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推动种业创新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提升作物单产,不仅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而且符合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涉外资种子企业占我国种子市场销售总额的3%左右,农作物种子年进口量约占国内用种总量0.1%。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是可控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种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弱项,如资源保护利用还不够,一些领域育种创新特别是基础原始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玉米、大豆、个别蔬菜品种等竞争力还不强。这些问题不解决,很难适应今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

    记者:科技创新对种业发展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都有哪些重要意义?

    万建民: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十三五”以来,粮食总产连续5年超过6.5亿吨,良种的贡献突出。

    经过“十三五”育种科技攻关,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稻谷、小麦等口粮作物上已经达到54.85%,基本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新发展阶段更应该着力加强种业科技自主原始创新,实现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从根本上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记者:目前,我国种业科技创新有哪些成效和不足?

    万建民:种业科技创新涉及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重要基因资源高通量挖掘、前沿关键技术创新和重大新品种创制等全链条科研创新活动。

    “十三五”期间,在良种攻关和育种专项等的支持下,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开展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规模化表型精准鉴定与全基因组基因型鉴定,为新品种选育及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二是精细定位和克隆了一批重要性状的有利基因,揭示了水稻广谱抗稻瘟病与产量平衡的新机制,克隆了小麦太谷核不育和水稻耐冷基因,绘制了小麦D基因组精细图谱,为农作物分子定向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与路径;三是在农作物基因编辑、单倍体育种等核心关键育种技术上取得明显突破,加速了农作物高效育种体系的快速应用;四是综合利用植物分子设计、染色体细胞工程、诱变生物工程及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培育出一批精品优质水稻、抗旱节水小麦、高产机收玉米、早熟优质蔬菜等农作物新品种。我国种业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已跻身全球种业前十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当今世界种业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全球正孕育着以组学技术、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等为核心的新一轮种业科技革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种业强国,迫切需要加快实施生物育种科技重大项目,重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解决基础研究薄弱、核心种质与关键技术缺乏等问题,在战略基础研究、前沿引领技术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抢占种业科技制高点,赢得新时代种业科技革命的主动权。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确保种源安全”,对此应如何理解?新的国家种质资源库建成后将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万建民:种质资源是实现育种创新突破的关键基础。目前,我国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力度不够,野生近缘植物消失风险加剧,疫病对畜禽地方品种构成较大威胁,长江水系水产资源形势严峻。种质资源经过精准鉴定的不到10%,基因挖掘和新种质创制不能满足育种需要,地方和特有品种开发利用仍处在初级阶段,资源优势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建设,建议统筹布局国家和省级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快资源普查和抢救性收集,推动资源登记和交流共享,强化精准鉴定评价,创新开发利用机制,加快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方式鉴定评价、多元化开发利用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格局,做到应保尽保、有序开发。

    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在加紧建设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新的种质库今年八九月份建成后,保存能力将位居世界第一。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这是不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体现?

    万建民:种业自强,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良种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中国农科院组织开展的全国优质米品种的联合攻关,培育了一大批优质稻米品种。现在北方的粳米有些品种已经能够和日本的优质品种比较,南方一些籼米也基本可以跟泰国的香米相比。“十四五”时期要持续强化农业良种技术攻关,特别是做好种源创新工作。

    生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我国的生物育种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一个代差,特别是在生物育种产业化方面。在现代生物育种科技革命进行的当下,我们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创新步伐,实现种业跨越式发展。中国种业产业要壮大和创新,必须要有强大的种业龙头企业。建议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从基础研究、产品创制、示范推广、产业化等流程来培育新型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种业企业。

    记者:如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种业“翻身仗”?

    万建民:打好“翻身仗”,重在抓好种业创新,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位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尽快启动实施种源创新技术攻关,着力破除瓶颈卡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成果。我们期待加快实施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专项计划。目前种质资源往往得不到知识产权保护,但挖掘抗病、抗虫、优质、高产等相关基因,可以得到知识产权保护,因此要推动把种质资源转化为基因资源。二是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特色作物和畜禽水产育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粮、宜机宜饲、专用特用新品种,满足多元化需求。三是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推进科企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强做优做大产业主体。四是开展育种遗传基础、分子育种技术等前沿性公益性研究,在坚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